毛绒玩偶拟人化背后是“治愈经济”

2022-04-30 17:25:04上一篇:毛绒玩偶在缝制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甚么 |下一篇:推荐几种毛绒玩具的清洗方法

传统观念中,毛绒玩具被认为是儿童专属。如今这一玩具品类,也让不少成年人爱不释手。从宜家的“网红”鲨鱼,到迪士尼的星黛露、玲娜贝儿,再到*近社交平台上兴起的jellycat……许多成年人对毛绒玩具的喜爱甚至远超儿童。


在豆瓣“毛绒玩具也有生命”小组,有人收养被遗弃的毛绒玩具并用业余时间研究如何去修复它们,有人定期分享毛绒玩具的照片,有人带着毛绒玩具去旅行。甚至还有不少人将毛绒玩具视作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为其注入灵魂,使其成为拥有陪伴和治愈功能的专属物品。


对毛绒玩具的情感寄托和拟人化现象的背后,是“治愈经济”在我国不断发展的一种表现。作为一种新业态,“治愈经济”来源于人们具有解压、放松的真实需要,这决定了其主要模式便是为消费者解压,提供放松场所、产品以及服务。


尽管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使得人们的孤独感不断增加,归属感、安全感得不到满足。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对正常的社交生活也会产生影响,情感关系容易脆弱,将情感寄托在他人身上变得非常困难。当压力需要释放、情感需要寄托的人逐渐增多后,就催生出了以毛绒玩具等为载体的“治愈经济”。


作为一种“治愈载体”,毛绒玩具凭借多种多样的形态、柔软的材质等特点,受到“被治愈”人群的欢迎。


有研究显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一只手感柔软细腻的毛绒玩具能够极大地缓解现在年轻人工作上、生活中的压力。


心理学家Donald Winnicott将毛绒玩具称作“过渡物件”,成为独生子女童年陪伴的重要成员,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随着儿童的成长,对安抚玩具的依赖感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相反,会产生日益增强的依赖感。研究表明,这一群体和安慰品之间的联系,即使在他们长大后,仍然能帮助这些年轻人更好地适应生活压力。


事实上,无论是毛绒玩具,还是“治愈经济”,其本质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后,需要借助某种方式或某件物品进行释放的结果。


人们从毛绒玩具身上寻求安慰,对毛绒玩具付诸情感, 除了能找回童年记忆外,更多的是在物质生活愈加丰富、消费形式多样化的今天,为缓解孤独的精神世界而开出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