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的巨型人偶有哪些(日本东京奥运会巨型人偶)

2024-05-15 20:12:40上一篇:卡通消防员简笔画教程(消防员卡通画怎么画) |下一篇:人偶大全(人偶图解)

目录:

1.东京奥运会巨形人偶

2.东京奥运会巨型人偶图片

3.日本奥运会巨形人偶

4.如何评价东京奥运会惊现恐怖巨型人偶

5.东京奥运会吉祥物巨型人偶

6.东京奥运会巨大人像

7.东京奥运会巨型人头是谁

8.东京奥运会惊现恐怖巨型人偶

9.东京奥运会恐怖巨型人偶

10.日本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巨型人偶

1.东京奥运会巨形人偶

每天耕耘*有趣、*实用的心理学各国奥运健儿们正在东京奥运会中拼搏,这次奥运会可谓是让人“眼前一亮”——日本推出了一个高达10米的巨型牵线木偶作为东京奥运会的文化项目之一,该巨型人偶由日本艺术家箭内道彦设计,取名为“萌可”。

2.东京奥运会巨型人偶图片

不过实际的人偶可没有名字听上去那么“萌”它高达10米,重约1吨,由牵引线操纵,人工和机械驱动该玩偶的头、手、脚都能够动,并且还会眨眼和吐气在舞台表演时,需要12名玩偶师拉动,50条绳子驱动,大概共需要70人才能够操纵其运行。

3.日本奥运会巨形人偶

“萌可”于5月15日在东北部的岩手县首次亮相,之后会出发前往东京,其寓意是“搬运幸福之旅”。 这个作品的初衷是沿途宣传东北部地区的文化,从而激发人们前往那里探索的兴趣。

4.如何评价东京奥运会惊现恐怖巨型人偶

不过,也有很多网友吐槽到,这个会眨眼、会吐气的巨型人偶,仿佛现实版“进击的巨人”不少人表示,自己看到了东京奥运会这个巨型人偶作品之后,感到一丝寒气,堪称世纪迷惑行为大赏,这诡异的样子让人感到非常害怕,不知道晚上看见会不会“吓死”……。

5.东京奥运会吉祥物巨型人偶

其实,箭内道彦的这个作品“萌可”从今年5月起就在岩手等地区巡回展示,而东京是*后一站这个巨型木偶是集合了日本311地震重灾区儿童的想法设计而成,目的是为了在奥运期间向世界展示灾后恢复的信心虽然这个创作初衷令人动容,很有爱心,。

6.东京奥运会巨大人像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表示对这一作品非常不理解,因为上面既看不到童真,也让人难以有可爱的感受。

7.东京奥运会巨型人头是谁

为什么东京奥运会这个巨型人偶作品会受到这么多负面评价呢?不妨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这个巨型人偶为何会给人恐怖的感受比较经典的效应便是从机器人领域衍生出来的“恐怖谷效应”恐怖谷理论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在1970年提出了“恐怖谷效应”,指的是当某种东西过于像人的时候,会给人带来恐怖的感受。

8.东京奥运会惊现恐怖巨型人偶

具体而言,研究发现,人形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在相似度临近100%前,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越像人反而越感恐惧,好感度降至谷底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机器人的制造者会尽量避免其外表太过人格化,否则会让人产生负面感受。

9.东京奥运会恐怖巨型人偶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恐怖片里都有着人偶、布娃娃等意象出现特别是当这些非人类物品越接近人类特征时,比如会眨眼、运动,气氛变得微妙、诡异而东京奥运会这个巨型人偶,有着接近人的外形,且能够受控制的移动、眨眼,画风难免诡异了起来,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10.日本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巨型人偶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恐怖谷效应呢?关于这个效应的成因,目前主要有两种流派的解释**种解释认为,恐怖效应是通过进化过程获得的,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存中逐渐产生的生理防御机制,当看到了与自己相似的外群体时,会自然而然的感到警觉,从而激发防御机制,避免外群体争夺走自己的利益。

第二种解释认为,恐怖效应本质上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模式例如,对于动物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效应科学家给猴子看三张图像,一张是高仿真的3D猴子图像,一张是低仿真的3D猴子图像,一张是真猴子的图像猴子看其中某张图像的时间越短,表示其对该张图像出现了注意回避,其厌恶程度更高。

*后结果发现,猴子看高仿真的3D猴子图像的时间*短,表现出了本能的厌恶这也就表示,我们人类在恐怖效应这个问题上与猴子类似,是一种生来就具备的倾向巨物恐惧症恐惧症的患者会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且伴有焦虑等自主神经症状。

有时候,患者虽然明知自己的这种恐惧情绪不合理、有些夸张,但仍然无法理性控制,从而影响其正常生活与活动巨物恐惧症便是其中一种,这类人会非常害怕巨大的东西,例如看见轮船、飞机甚至是大云团都会晕倒这种巨大的东西会让其产生一种强烈的压迫感、窒息感,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逼近自己,令人头皮发麻。

而东京奥运会这个人偶,工程巨大,体积也是不容小觑这不免让一些有巨物恐惧症的人感到不适,面对这种巨型人偶的压迫感,可能他们看到这个所谓的艺术作品时,很难欣赏其中的艺术内涵,反倒只会倒吸一口凉气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看到巨大的物品不一定产生这么强的恐惧心理,但这是一个巨型的人偶,并且表情和各个细节都如此诡异,多多少少会感到一丝寒意和费解。

虽然不得不说这个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算得上是一次不错的宣传和营销但却给人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恐惧感,被大家疯狂吐槽因此,艺术创作也需要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否则无底线的玩笑只会招来恶意-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编辑 | 一粒米**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ain and language》Ryan, R. M., & Deci, E. L. (2006). Self-regul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human autonomy: Does psychology need choice, self-determination, and wil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 1557–1586.

微信公众号:**心理